系所簡介 生命科學系
生命科學系
生命科學系
提供全國獨特生物醫學及生物資源專業課程領域,設立細胞和組織工程、精準分子檢測、分子農場、生物資訊科學等四個特色學程。生科系課程強化考取學士後醫學系和中醫系的能力。高強度產學合作、產業實習、及學用合一。設有國際交換生「4+1橋樑學程」,五年一貫學碩雙學位

生命科學系(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) 創系自1964年,傑出系友遍佈世界各地、各行各業。持續以「卓越師資+LIFE」特色培育優質的人才。

Lab environment:嶄新實驗室與豐沛的教學設備。
International exchange: 國際交流「4+1橋樑學程」。
Five-year consistent system:五年一貫學碩雙學位。
Ecosystem:生物醫學及生物資源專業課程領域。
宗旨與目標

輔大生物學系自民國九十年八月一日起正式更名為生命科學系。本系前身之生物學,係由奧地利籍扈伯爾神父募款籌辦,成立於民國五十三年,扈伯爾神父亦擔任本系首任系主任,強調教學與研究並重,並建立良好之師生關係。本系自扈伯爾神父以來,一直積極參與各項研究及教學改進計畫,逐年購置實驗及教學相關儀器與設備,可從事各項先進之生物相關研究及教學。

扈神父於民國七十年退休,民國七十一年由第一屆系友劉寶瑋博士接任系主任,延續系務的發展,七十七年則由第四屆系友楊美桂博士主持系務,八十三年由陳擎霞主任接任,八十九年第十屆曾婉芳博士接任後,九十年交由第十一屆崔文慧系友接任,九十二年增班,九十六年由李永安教授擔任主任,九十九學年度起由第十五屆系友郭育綺教授接棒,100學年度由李永安教授擔任代理主任,101學年度起由蘇睿智博士擔任系主任。107學年度起由呂誌翼博士擔任系主任。113學年度起由侯藹玲博士擔任系主任。

本系自民國九十年八月一日起,由生物學系更名為生命科學系。

課程與特色

目標一:規劃完善的課程內容,使學生具有生命科學專業知識及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與精神。
1-1. 延聘生命科學各領域中,學有專精人士,擔任本系專任教師,負責開授相關課程,並從事相關之研究工作。
1-2. 建立完善的課程架構,使學生以普通生物學做為基礎,再分別進入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、及生態等專業,並由個體、細胞、再進入分子層次,以探討各種生命現象的基本機制。
1-3. 開設各種選修課程,使學生可依所興趣的領域,加強對該領域相關課程的了解。
1-4. 開設「專題討論」及「論文選讀」課程,以訓練學生搜集學術報告,並經由對報告閱讀、分析、及口頭報告,以訓練學生的問題分析、實驗設計、結果判讀、及表達等能力。
1-5. 經由「專業倫理」課程,使學生了解科技發展中,將面臨的道德考量及因應的方法。
1-6. 依據生命科學的進展,由本系專任教師或延聘兼任教師加開選修課程,以使學生掌握生命科學的新研究趨勢。
1-7. 配合學校之「教學評量系統」,重視學生對課程的建議,做為教師改進教學內容及方式之參考,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。
1-8. 要求學生閱讀英文書藉及報告,以加強學生英文閱讀能力。
1-9. 建立「生命科學學習網站」,以輔助學生學習。
1-10. 鼓勵學生攻讀輔系或雙學位,以具備第二專業領域。

目標二:建立優良的學生實驗及研究環境,使學生具有生命科學相關之實驗技術及研究分析能力。
2-1. 開設生命科學相關之實驗課程,並編撰實驗手冊,使學生實驗設計目的、原理、及結果之分析及判讀。
2-2. 添購學生實驗儀器設備,以符合各項實驗之要求,並使學生了解各儀器之原理、操作方法、及用途。
2-3. 開設「專題研究」課程,鼓勵學生至校內外實驗室,參與生命科學相關之專題研究。
2-4. 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,舉辦專題演講或研討會,使學生瞭解生命科學各相關領域之研究進展及產業之發展動向。
2-5. 安排參觀校外生命科學相關之學術及產業機構,使學生瞭解各機構之研發重點,以提學生未來就業之參考。
2-6. 安排參觀校外生命科學相關之學術及產業機構,使學生瞭解各機構之研發重點,以提供學生未來就業之參考。


目標三: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及輔導環境,以協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,並輔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.
3-1.由導師負責大一新生之「大學入門」課程,使學生能認識導師,熟悉系上的課程規劃及學習環境,並了解學校各項輔導制度。
3-2.由導師利用班會及每週「導師時間」,加強與學生溝通,並進行學生個別會談及輔導,以協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,並輔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。
3-3.經由「學長姊輔導制度」,加強學生對課程及系務的了解。
3-4.針對特定課程,建立「輔導小老師制度」,由學長姊輔導學弟妺對該課程內容的學習。
3-5.邀請畢業系友回系演講,分享當時學習及目前就業發展之經驗,以供學生參考。
3-6.由「系學會」舉辦各項活動,如球類比賽、生韻獎、火鍋大會、迎新送舊、家族聚餐等等,以加強師生及學生彼此間的互動及情感,並增進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。
3-7.經由「人生哲學」課程,及學校提供之各項演講與成長團體,使學生了認識生命的意義,學習尊重生命,以實現人生的理想。

捐款

新實驗大樓專區
位置圖
行事曆